每次規劃露營行程,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露營不像在家裡,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在戶外,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美食推薦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洋蔥鴨湯頭清爽評價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洋蔥鴨試吃料理分享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胡椒鴨適合露營料理包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胡椒鴨試吃料理分享
春天,是被一個叫做萌芽的詞喚醒的,是它,奉著上天的旨意,為自然界的生靈們啟開了春之大門。 萌芽一詞源于草木,這個詞亦可作為名詞,指草木初生的芽。《說文》云:“芽,萌芽也。從艸,牙聲。”“牙”這個聲旁很寫意,宛若短短草芽之下細長的根。《漢書·東方朔傳》里說:“甘露既降,朱草萌牙。”《禮記·月令》中有如是記述:“﹝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牙,養幼少,存諸孤。” 芽是早春的意象,春風解凍了大地,草木開始發芽,人們尚未脫下棉衣,路邊的小草,樹上的枝條就吐出了點點新芽,讓春意彌漫在大地之上。 古人描繪新芽,用詞極考究。辛棄疾的“陌上柔桑破嫩芽”,這個“破”字極為傳神,形容幼芽破土而出的驚喜和力量,我甚至聆聽到了那爆竹一般的聲音,炸裂開冰封的泥土與凝凍的空氣。 注目新芽,自是陣陣欣喜。杜牧詩亦云,“看著白蘋芽欲吐”,春芽欲吐,心靈復蘇,蘊含著朦朧、含蓄之后的舒適與寫意,這是絕佳的審美氣象。 童年時,我最先看到的是家老屋門前的柳樹萌芽。清晨,我還在被窩里做夢,母親急急地搖醒我,說太陽快要曬屁股了,你還賴在被窩里,快起來看柳樹吐芽芽。芽芽,她把那個詞重疊起來,叫得是那樣的親切。 揉著惺忪的眼睛,我走出土屋的門,每看見了什么呀?只有光禿禿一臉僵硬的柳枝。母親是從不說謊的人,怎么會騙我?誰知又睡了一覺起來,柳芽就從枝條上迸出來了,接受溫暖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吮吸甘甜的露珠,在風里蹦跳著,搖頭晃腦的樣子好不自在。母親在做早飯,我拉她出來看柳芽,母親說我沒哄你吧,昨天就出來了,你沒看見就是了。多年以后,我才悟出,這土屋門前的柳,陪著母親二十多年了,母親是能感覺到它的生長過程的。換句話說,柳芽是萌生在她心里的。 在母親的熏陶下,我開始對植物的萌芽上心了。母親總是說,春風來了,小草才會出芽芽。因此,剛過完春節,我就猴急地扒開泥土看小草出芽了沒有。這樣的惡作劇會將許多的草根暴露了出來,以至于枯死,為此常常遭到母親訓斥。她這樣說:草也是一條命,你簡直就是個殺人犯!她把我扒開的泥土合攏起來蓋住了草根,還用手掌輕輕地拍著。 母親的訓斥,并沒有改變一個兒童的天性,就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如是,我依舊迷戀于那些泥土之下草木的發芽。鬼才知道,我殘害了多少植物! 后來成了少年,懂得了惜物,雖是不再扒開泥土,卻是在天氣漸暖時守候在院子的泥土旁,等待某個小草的芽芽從地面蹦出來。對于草木的出芽,我總是那樣執著。這樣的過程不是徒勞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從土縫里鉆出來的草芽。我注意到,小草出芽時,總是帶著鮮嫩的鵝黃色,仿佛剛孵出的小雞那樣的色彩,惹人疼愛。 出芽后的草木,總是嫩綠著面孔,照應著風和日麗,萬物復蘇。這是春天里習以為常的表述。這“物”,毫無置疑說的是植物。古代的詩人很早就用上了嫩綠這個詞,宋代詞人柳永在《西平樂》中寫下:“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唐代李咸用的《庭竹》詩里也有“嫩綠與老碧,森然庭砌中”的句子,一直不解“老碧”是什么意思,“碧”是碧綠,而“老”呢?細細琢磨,方才領悟出是老竹發新葉之態。與此對應,這“嫩綠”應當是剛剛冒出的竹筍了啊。 蜻蜓張著翅膀,美麗的弧線滑過,這兒輕點幾下,那兒輕點幾下。在蜻蜓的點撥下,河水里浮萍的嫩葉浮出水面,頓時一池碧綠,不見一絲污染。它不是那種深綠,而是淺淺的綠,清淡,舒心。 萌芽,寫意的是初春的朦朧之相。率先萌發的嫩綠春草,成為古詩人抒發愛春惜春的情感。點點輕淡的綠,是北方大地唯一的裝飾。如果到了晚春,哪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觀賞,因為它缺乏的是一種新鮮感。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開頭兩句寫道:“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雨之后這“近卻無”的草色,正是早春時節草木的嫩芽。在韓愈另一首《春雪》詩的第三句,作者袒露出了自己的心聲和情感:萌芽之境,“最是一年春好處。”此情此景,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晚春景色。萬物吐芽的早春,是詩人內心世界至善至美的境界。 草木之萌芽,可以生佳氣。古人以為,佳氣者,美好的運氣也,是吉祥、興隆的象征。草木之相,是宇宙間的物象。 春芽,收藏的是光陰。“一寸光陰,一寸萌芽。”這是清代收藏家韓泰華《無事為福齋隨筆》里的句子。寸,言極少,極小。時光,雖是漫無邊際,卻是一點點累積而成。從萌芽的身上看到光陰,是將生命分分秒秒計算的人。這兩句的前面還有一句“慢消磨”。我的理解那不是作者在表達某種消極頹廢的心理,而是珍惜生命里那點點滴滴的時光,用心體驗屬于自己的細碎光陰。 韓泰華是大智之人。一個收藏家,如果懂得收藏光陰,那絕不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常常我會走進秦嶺。那些喬木、灌木、匍匐于地的草木,初春的節氣里無不競相從山坡的泥土里探出新芽,遠看仿佛連成一片,彰顯出內在力量的強大。此情此景,雖是多見,可是如果上心了,這就是人世間的絕佳之境。 秦嶺之深邃寬廣,完全可以為萌芽這樣的詞找到適宜的安身之地。鳥兒在山澗飛翔,牛羊在山坡上啃草,白云在山壁上繚繞,蟲子在泥土下啼叫,為抹抹嫩芽營造出生命的意境。山坡的綠芽,守著一寸光陰,看著一寸萌芽,將自己的生命時光仔細拉長。 無論心境如何,身子陷于一片萌芽的環境里,總會感覺到舒心。人世間如此多煩惱,何不換個氛圍,在大自然中尋求解脫。我鐘情于秦嶺,不僅僅是為了吸納新鮮的空氣,更在于尋找時光如金的那種感覺。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蔥。那么人呢?對于這滋養了我們身心和精神的草木,用什么去感恩它? 風從終南山的山頭上下來,故鄉碾兒莊泥土的臉上便寫滿柔情蜜意。碾兒莊的泥土是肥沃的,踩上一腳就會“滋滋”地往外流油。這是父親的說法。我家的一塊地在牛脖子那面坡上。這是坡上最好的一塊地,只要春來,不管有墑沒墑,隔幾天就會有植物的芽芽從泥土里蹦出來。蹦,這個詞父親用得恰當極了。他當然不懂這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一邊吐出這個詞,一邊肩膀一聳一聳的。一開春,父親天不明就下地,彎腰用小鏟敲碎那些大土塊,撿拾泥土里的小石子、瓦塊扔到溝壑里。他是怕麥苗分蘗發苗時被它們磕著絆著。 五十歲以前,雖然我也在使用萌芽這個詞,但卻疏忽了它是源于春天的草木。一路走來,我驚喜地發現,幾十個春天的時光,總是被收藏在一個叫萌芽的詞匯之中。萌芽,是春天出生的詞。萌芽。多么好的表述啊。就像母親懷抱里的幼童,需要人和大自然的精心呵護,才能長大。 >>>更多美文:情感日志
心靈雞湯,就是“充滿知識、智慧和感情的話語”,柔軟、溫暖,充滿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閱讀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時,療效直逼“打雞血”。這也是“心靈雞湯”風靡不衰的原因。大眾化口味,勵志化包裝,快餐式文本,無需動腦就可大快朵頤。 當前快節奏的生活和無處不在的壓力,偶爾也需要這種激勵味十足的“語言藝術治療”。但其中的知識有可能存在謬誤,也存在把心靈雞湯套上名人的“張冠李戴”的現象。2014年4月網絡刮起一陣“反心靈雞湯”旋風。 心靈雞湯涵義 人不只胃腸有饑渴感,心靈也要給養,于是就有了“心靈雞湯”。“吃”多了,難免會花開兩朵,要么膩歪,想換口味;要么癡迷,至死不渝。“反心靈雞湯”沒有“心靈雞湯”的溫暖,但某種程度上有著與“心靈雞湯”相同的功效,味道是辛辣、扎心了點,卻一樣提供慰藉心靈的能量。眾口難調時,多一些選擇,未嘗不是好事。不管什么“雞湯”,可口、怡情就好,大不必太放在心上。 心靈雞湯范圍 2014年4月網絡刮起一陣“反心靈雞湯”旋風,各類段子引發網友追捧,相關話題更是成為新浪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上萬名網友參與討論。 1。非一流學校的大學生。真的不是歧視,這個現象太明顯了,空間里李嘉誠的諄諄教誨,基本上出自這些人之手—肯努力但天資一般的人最容易成為成功勵志學的俘虜。 2。中青年女性。一般以70后、80后,孩子不是很大的媽媽為主,她們一般生活穩定,節奏比較固定,因此最容易轉發人生真諦類的雞湯。 3。中小學生的QQ空間用戶。原因待考。據我所知,折磨大家幾十年之久的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所引用的材料往往是心靈雞湯類,記得初中時被半強迫購買的寫作材料寶典幾乎全是這玩意。下課了還在QQ空間如饑似渴地喝雞湯的,要么是學霸,要么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患者。 心靈雞湯歷史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如果是石頭,到哪里都不會發光的”、“假如今天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哭泣,因為明天生活還會繼續欺騙你。”網絡刮起一陣“反心靈雞湯”旋風,各類段子引發網友追捧。 禪師、佛祖、于丹、白巖松、李嘉誠、柏拉圖、延參法師……那些年,我們被灌過的心靈雞湯。物極必反,當心靈雞湯鋪天蓋地地在微博、微信、空間、校內人人網充斥泛濫時,一股“反心靈雞湯”的風潮不脛而走。 因為名人效應,這些名人的人名常常被信手拈來,再冠之以“某某人語”的勵志或情感語錄走紅一時。柏拉圖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柏拉圖說: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 柏拉圖說:我以為蝴蝶飛不過滄海,是因為蝴蝶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后我才發現,不是蝴蝶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這些看似充滿文藝范的語錄,被有些人奉為圭臬,但稍有鑒賞能力的人,恐怕不會醉心于這類矯情做作的語錄。 都說人艱不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何時竟搖身一變成了情感大師,生產了一批批俘獲少男少女的“雞湯語錄”?柏拉圖要是真說了這些話,蘇格拉底恐怕要哭了,亞里士多德恐怕要爬出墳墓來咬你了。有人評價得好:“這簡直就像飯島愛一本正經地給我講解微積分一樣不可思議。”這種錯愕感,多少人懂? 中槍的還有央視名嘴白巖松,上個月,他在出席新書發布會上就明確表示,“我以前覺得叫白巖松的人在全國可能很少,這些年我覺得叫白巖松的人一定非常多。”假托名人之名盛行的所謂“心靈雞湯”,多數都披著華麗的外衣,初讀之,似有美感,泛濫后,美感全無,更別談什么精神內核了。 當“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成了諸多標榜文藝的青年男女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時;當坊間流行的“成功學”歸納的一條條速成經典在現實中淪為經不起考驗的“雞肋”時;當人們發現禪師的智慧不過爾爾時,心靈雞湯的命運便宣告終結。 最早創造“雞湯文體”的可能是孔老夫子,其《論語》的語錄體傳承至今,《論語》的智慧世所公認,我們大可將之歸為“心靈雞湯”之列,就像所有的文學經典,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教化一個人的成長。 在快餐化、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許多人往往寄望于從三言兩語的段子中獲得心靈的慰藉和解脫。于是,各式各樣的語錄體應運而生。有人將之歸入“心靈雞湯”之列,美其名曰勵志語錄,于是,“雞湯”的水準被大大拉低,成了一碗被注了水的雞湯。這些不求論證,不求縝密思維、只求最直接地改變讀者對于世界的看法的所謂雞湯,只能一時刺激人的感官,一次轉發、一次閱讀,眼前一亮過后,過目即忘。 在物化的時代,我們需要真正的“心靈雞湯”,但又不能過分地夸大“雞湯”的能量。“雞湯”貴在滋補和治愈,卻不是起死回生的解藥。石頭到哪兒也不會發光,你怪“雞湯”的療效差,是你太天真,還是“雞湯”太無能?
糖果店 在并不起眼的地方,有一種甜,在慢慢浸潤我。 夜晚,星辰在它頭頂走動;白天,流水潺潺,鳥鳴啾啾,云雀的歌聲縈繞著它。嗯,我說的是糖果店。你盡可以想象,從它懷里取出致幻的蜜,和無窮的幸福。 我光顧的最美的糖果店是在一首詩里,那首詩不長,來自一個善良的南方詩人。 前七行,他寫的是背景,春日盛大,陽光柔和。 第八行,他寫山腳下有個小村,村里有個糖果店。門前彎曲的小路上,一個牙牙學語的女孩脫離年輕媽媽的手,身子一搖一擺地迎向它。 像一只紙盒,糖果店里裝著一個孩子的夢。 氣味 坐擁黃昏,我讀一頁薄薄的書。 一種陌生又好像聞到過的氣味,再次造訪了我。 縈繞在我身邊,像風吹過,翻開記憶。 一種濃烈、突兀。以壓倒一切之勢,掀開波瀾,弄出響動。 這是天竺葵的氣味。葉子和花朵指使著獨特的氣味,爬上我的腳趾、裙擺、和袖領。使我微醺,面頰潮紅。 最后它們停留在書頁。“一種奇異而奢侈的感覺,如同被女人的手所觸摸。”想起塞弗爾特如是說。 從門框,從窗臺。氣味轉彎抹角,不時涌進我的屋子。無處不在,又無從捕捉。像一條飛魚,躍出海面又回歸到無根的深處,仿佛一個夢…… 余瀾 已經清掃整理干凈。院子、書房、窗臺。 當然還有身體。 現在,我的胃唯愿接納安靜的蘋果。我的眼睛里是一望無際的草地,鋪展的綠色之上盛開著繁花。 夜晚,明亮的燈火照著四壁。連影子也是美的,柔和的。 我不再唱憂傷的歌,只盼望天空多下一場干凈的雪。柳絮般的、細膩的。一瓣緊跟著另一瓣。 夢里,流水安撫著流水,濺起嘩嘩的笑聲。 余瀾的小牙齒,一下一下扣著我的靈魂。 香樟 回旋,像一小段圓舞曲。 香樟樹的一片葉子飄落下來,緊接著是第二片,落到石階上…… 風吹來,地上涌動著波瀾。 仿佛是一夜間,米黃色的小花,開滿了整株大樹。陽光下,散發陣陣芳香。雨來,被雨吹落,零星的,比米粒還小的花兒。 春夏,是時光的大劇場。不管畫眉深淺,一切事物都蓬勃上演。像接到了神的密令。 告別,相聚。唯有香樟一邊落葉,一邊開花,充滿戲劇的意味。看似謬論,恰好是生活的兩面,悲欣交集。 >>>更多美文:散文詩
一走進陽臺,就能看到附著在竹竿上的那縷綠植,攀緣而上,繞過衣架,垂下條條絲絳,又落入窗臺,向前延伸。 那是幾年前的一天,我把一小截斑駁不堪的山藥隨手丟在衣架下的花盆里,因那盆里栽有別的花種,因此我偶爾澆澆水,日日待花開,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乍暖還寒時,小山藥已展新吐綠。不到幾天工夫,便亭亭玉立,挺拔的莖上長出幾個分支,呈出好看的“心”形,潤澤明凈。 陽光獨好,陽臺上其他花草也次第綻放,而小山藥的藤蔓已鋪展開來。這綠瑩瑩的生機讓人不由心生歡喜,孩子看到后也忙活起來。他找來一根修長的竹竿,支在衣架旁邊,說要助小山藥一臂之力,小山藥也就順勢而行,攀緣而上,蓬蓬勃勃地成長起來。 慢慢地,小山藥已是枝繁葉茂,走向了生命的鼎盛,而我家的陽臺,在它的攀緣、覆蓋之下顯得日漸狹小。 每至秋色濃郁時,小山藥總能堅守著那最后一抹綠,待暖意盡褪,秋風裹寒,這才落葉歸根,養精蓄銳,靜待來年。 這樣倔強、頑強的生命怎能不令人嘆服!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QW155CW58PKM14
踏輕洋蔥鴨試吃口感分享 》如何挑選露營食材,創造完美的戶外餐點踏輕洋蔥鴨適合戶外料理 》露營料理的創意靈感,讓餐點更加豐盛